在辽沈战役的激烈时刻,蒋介石动用了他多年来精心培养的海军力量,派遣了英国赠予的“重庆号”军舰前往葫芦岛支援。然而,随着林彪成功占领锦州,局势逐渐变得对蒋不利,形势愈发严峻。
1948年10月30日,蒋介石的心腹桂永清接到命令,急忙北上,亲自坐镇指挥“重庆号”,意图帮助被林彪军队穷追不舍的刘玉章将军迅速撤离。然而,此时的营口早已落入林彪的包围之中,刘玉章麾下的五十二军已乱作一团,溃败不堪。
杜聿明那时连忙致电桂永清,催促他即刻入港接应人员撤离。桂永清口头上虽轻描淡写地应承了下来,心里头却打着退堂鼓。一来,他清楚林彪的大名,不愿与林彪正面交锋;二来,他深知华北野战军已从国民党那边缴获了不少美制的大口径火炮,万一这些火炮对准了“重庆号”,那结果可就无法预料了。
看着兄弟身处困境,杜聿明一再请求相助,桂永清无奈之下,只好找来一艘小型货轮,心里忐忑不安地驶入了港口。
然而,在那紧要关头,五十二军的士兵们在撤退之际都急于求成,纷纷抢着上船。当好几千人好不容易挤上船后,桂永清突然望见内陆方向又有一大群人朝着海边狂奔而来。他误以为那是解放军的队伍,立刻果断下令开炮,结果导致许多人伤亡惨重。
在林彪的部队抵达后,桂永清已撤离现场。林彪发现,桂永清之前所击毙的竟是国民党自家的士兵。被俘的士兵们纷纷抱怨道:“桂永清真是糊涂,居然同室操戈,打起自己人来。”
许多人后来都记得,桂永清为了自身安危,根本不顾还在岸上的1.4万多人的死活,直接命令舰队拔锚起航离开了。这事儿传到林彪耳朵里,他忍不住大笑起来,说桂永清这回可真是给他送了个大礼。
尽管如此,当桂永清抵达葫芦岛之时,他仍旧大言不惭地炫耀道:“那次从营口撤退,林彪紧追不舍,硬是一直逼到了海边。还好我去断后掩护,否则五十二军可就真的完蛋了。”
在桂永清满怀自信的同时,他还让杜聿明代为向蒋介石请功,这使得桂永清变得更加得意洋洋。同年12月份,中国人民解放军郑重宣布将要捉拿43名战犯,而桂永清赫然列于这些主要战犯之中。
那么,桂永清究竟是个怎样的人物,为何能够获得蒋介石的极度信任,成为他的心腹大将之一?他最终的命运又是怎样的呢?
【被蒋介石器重,因为一群童子军】
桂永清,江西贵溪县人士,于1900年来到人间。他的父亲早年是个耕田的农民,后来转行经商,逐渐发家。桂永清小时候在贵溪县第二小学接受教育,不过那时候他的学习成绩并不出众,只能算是中等水平。
小学一结束,桂永清就被父亲安排前往南昌求学,接着成功进入了一所师范学校。那时候,北洋军阀正掌控着江西,而桂永清在新思潮的影响下,对军阀们的所作所为深感愤慨。
在国共首次携手合作之际,桂永清决心弃文从武,这一决定赢得了家乡父老的一致赞同。于是,他怀揣着40块银元,踏入了大本营陆军讲武堂学校第一队的门槛,开始了他的军事学习之旅。
之后,他与黄维等人一同迈进了黄埔军校的大门,成为了首批学员。在首次东征战役中,桂永清就受到了蒋介石的青睐,被提拔为连长。
桂永清保持着每天记日记的良好习惯,在他的日记里记录着这样一番话:他要冲锋在前,奋勇杀敌,同时也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士兵树立榜样,把队伍带好。
在黄埔军校首届的五百多名学员里,桂永清也算得上小有名望。当他与何相银喜结连理时,蒋介石还特意赠予了五百银元作为贺礼,这无疑体现了他对桂永清的特别赏识。
1930年那会儿,桂永清晋升成了第三十一旅的少将旅长,一上任就提议让邱清泉来做副旅长。不过呢,蒋介石私下里听到些风声,说桂永清整天沉迷于打牌,还自视甚高,因此他对桂永清推荐的人选有些迟疑,不敢轻易任用。
蒋介石性格谨慎多猜忌,因此在与中央红军交战期间,他大多时候没让桂永清参与,而是安排他去德国步兵学院深造。一直到1933年,蒋介石才开始重用桂永清,委派他重要任务。
自1933年起,蒋介石指令桂永清着手创办了中央军校的西北校区,桂永清随即制定了一连串的管理规定,包括严禁吸烟、赌博、嫖宿,同时也不允许品茶以及使用热水沐浴等行为。
蒋介石获知消息后,对桂永清寄予厚望,并把探访童子军的重要任务托付给了他。
九一八事变发生后,仅仅数月间,东北地区就有大批民众失去了家园,流落四方。其中,不少年幼的孩子远赴上海,加入到了中国童子军的行列中。
自1911年起,童子军便踏入了中国的土地,随后其大本营落户南京,何应钦还曾担任过那里的指挥官。此番,蒋介石委任桂永清为童子军阅兵大典的阅兵长,这无疑是对桂永清的一种高度信任与看重。
然而,当桂永清走到一群孩子跟前,目光触及满洲代表队时,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怜悯。脑海中浮现出当年东北被侵占的凄凉画面,顿时,泪水不受控制地涌出,他哽咽着,放声大哭起来。
下属向蒋介石禀报,桂永清尽管稍显失态,但他展现出的,是对国家和家庭深沉的爱,这份情感来自中国军人的内心。蒋介石听后,心中涌起一阵感动,眼眶不由自主地泛红。
蒋介石随后亲自走近童子军,为他们加油打气。事后,他对身边的人说道:“永清确实是黄埔的榜样!”
桂永清凭借出色的表现赢得了“黄埔楷模”的美誉,这一称号让他逐渐在国民党军队中名声远扬,备受瞩目。
【从驻德武官到海军总司令】
西安事变一爆发,桂永清迅速指挥部队赶往西安,前去解救蒋介石,这件事让蒋介石铭记于心。时隔一年,桂永清又率领教导总队投身到了淞沪会战之中。
尽管桂永清在战场上英勇无畏,总是冲在最前线,但在豫东战役的关键时刻,他麾下的一个旅却未经许可就离开了兰封城,结果使得国民党军的15万精兵未能成功围住并消灭土肥原的3万部队。
蒋介石对这件事感到非常愤怒,随即发出命令,指责桂永清在攻打兰封的行动中表现不力,要求立即解除其职务并进行调查处理。
据相关人员回忆,蒋介石对桂永清颇为赏识,因此并未对他进行惩处,只是决定让二十八军转由胡宗南统率,同时继续保留桂永清战干团教育长的职位。
桂永清心情沉重,他率领战干团抵达四川后,遇到了数百名青年团员,他们呼声高涨,要求实现民主,携手共赴国难,抵抗外侮。
出乎意料的是,桂永清竟在不经意间触发了一场骚乱,导致大量共产党人遭到屠杀,暗中被害的人数超过了200,这一事件震惊了整个国家。
看来坏事总是比好事传得快,国民党的名声在全国遭到了严厉批评,这让蒋介石大为震怒。他朝着陈诚吼道:“桂永清这家伙,简直就是帮倒忙的专家!”
在重重压力之下,蒋介石迅速指令张治中前去协助桂永清应对这一状况。尽管张治中一再为桂永清辩解求情,然而桂永清最终还是遭到了冷落。
那时候,桂永清踏上了前往德国的旅程,开启了他的二战军事外交之路,日常就是与德国朋友举杯共饮,联络感情。某天,他意外接到了陈诚发来的电报,内容是希望他能着手筹建海军,而这正是蒋介石的意思。
其实,蒋介石心里一直惦记着桂永清,期盼他能拉起一支海军队伍,用来抗衡共产党军队的舰队。
选领头人那会儿,蒋介石心里盼着陈诚能爽快答应接手,可陈诚却一个劲儿地推荐桂永清来当海军的副总司令。
陈诚在国民党内部极为受宠,说话颇具分量,然而蒋介石过去对桂永清颇有微词,毕竟桂永清在国外被冷落了多年。但现在,蒋介石决定放下过往,有意让桂永清挑起海军总司令的重担。
新官上任展宏图,桂永清接掌海军后,立即着手大力改革,他选派了一批人员前往英国深造,专攻海军学问,意在将舰队指挥官培育成出类拔萃的人才。不过,桂永清有个颇为显眼的特点,那就是他对自己的舰艇爱护有加,简直像对待自己的心爱手枪一样,每日都要精心擦拭,呵护备至。
1949年年初,中国人民解放军大部队开始往南挺进,桂永清遵照蒋介石的命令,赶紧在长江一带进行布防,他讲道:“我在国家危难之时接受任务,定会全力为党国尽忠。”紧接着,他指挥第二舰队的130多艘军舰在上海展开防御行动。
我们海军誓死不屈服,哪怕最后只剩我一人,桂永清也誓要从上海奋战至宜昌,再由宜昌返回上海,绝不言败。
当桂永清话音刚落之际,“重庆号”意外地发起了反叛,中国人民解放军势如破竹,迅猛逼近,令桂永清惊慌失措,匆忙逃遁。事实上,共产党的秘密党员早已潜入了“重庆号”内部,他们内外策应,使得“重庆号”陷入了万分危急的境地。
事故发生后,桂永清立刻向蒋介石汇报,称重庆号即将被解放军掌控,而且他恰巧在船上存放了五十万现金。听到这个消息,蒋经国也不禁感叹道:“情况真是太不妙了!”
蒋介石闻讯后,对“重庆号”军舰怒不可遏,坚决要求将其击沉,誓死不让它落入解放军之手。那时,他对桂永清已彻底失去信心,于是立刻调派飞机前往摧毁“重庆号”。
没过多久,手下返回来禀报,称重庆号已被炸毁沉入海底,而起义的队伍已经顺利抵达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军区。据传,他们还收到了毛泽东与朱德发来的祝贺电报。
步入四月,中国人民解放军如猛虎下山,一路向长江挺进。桂永清心有不甘,想要做最后的挣扎,然而时局已定,任凭谁也阻挡不了毛主席麾下的百万大军。
自蒋介石逃离之后,好长一阵子,他每日都与桂永清相伴,在军舰上共度时光。尽管在最艰难的时刻,桂永清始终陪在他身旁,但蒋介石对桂永清的表现却深感不满,免不了会数落他几句。
数日之后,有消息传来,国民党海军的97艘战舰及其3800名官兵,全体倒戈向了共产党阵营。这消息让蒋介石怒火攻心,竟一下子昏厥过去,随后他乘坐军舰,慢悠悠地驶向了台湾,步入了他人生中最为凄凉的一个寒冬。
【桂永清晚年】
尽管桂永清坚称《新生报》在从中挑拨,但仍有人规劝他,此事若闹得满城风雨,对谁都是无益之举。此时的蒋介石,对这些琐碎之事并无兴趣,他的心思全放在了共产党领袖毛泽东在北京的举动上。
新中国诞生后,蒋介石时常气得呼吸急促,于是他下定决心大力整改海军。桂永清及其众多心腹都遭到了惩处,尽管桂永清一再声称自己是冤枉的,但却无人理会他的辩解。
某天,蒋介石把桂永清召到跟前,讲道:“我成立政治部的决定,那是我深思熟虑的结果。你为何偏偏要站出来反对?你到底还认不认我这个老师?为何对我的指令表面遵从,背地里却不照着做?”
蒋介石的一番话让桂永清心头一震,他连连低头不语。近来,桂永清频繁接到报告,说是他管辖的海军部队里发生了斗殴事件,这让他一筹莫展。眼看局势难以收拾,桂永清也束手无策,蒋介石便只好考虑换人了。
1952年4月2日,蒋介石出其不意地决定免除桂永清海军总司令的职位,并为了稳住他,授予了他一个“总统府参军长”的名头。但这个职位其实只是个虚名,没啥实权,桂永清心里跟明镜似的,清楚得很。
此时,不少人察觉到桂永清已失势,纷纷向蒋介石揭露他早年的贪污行为。据说,桂永清在负责军舰及零部件采购时,私自侵吞了巨额军费,此事引起了蒋经国的高度重视。
抗日战争那会儿,蒋介石对贪污腐败可是零容忍。没想到,他的亲信桂永清竟然是个大贪官,这事儿可让他大为震惊。为了起到警示作用,蒋介石决定给那些风评不佳的高级将领们一个下马威,直接把他们晾在了一边。
桂永清一听到这个消息,心里吓得直打鼓。蒋介石一直对他宠爱有加,可要是贪污的事儿真的被抖搂出来,按照蒋介石的脾气,那可是谁也不认的。桂永清为了不让自己的名声受损,在台湾结束了自己的生命,享年54岁。
遗憾啊,蒋介石麾下那位曾享尽荣宠的高级将领,最终却是自作自受,就此消逝得无影无踪。
